• 首页
  • 学校概况
  • 期刊简介
  • 期刊导读
  • 校园公告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栏目导航

学校概况
期刊导读
在线投稿
邮箱投稿
邮政投稿

More...综合新闻

  • 张京泽主持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
  • 高举旗帜 坚定信心 把握主线 砥砺前行 ...
  • 中央民族大学校友会召开第二届理事会第七次...
  • 学校加强疫情防控监督检查工作
  • 彭勇教授、黄志辉教授荣获2020年北京市高等...

More...校园公告

  • 投稿须知
  • 中央民族大学新校区公租房供配电工程设计中...
  • 中央民族大学舞剧《情深谊长》音乐服务成交...
  • 中央民族大学2020年公开招聘非事业编制教学...
  • 中央民族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9-2020学年)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21年 > 01 > 信息摘要

论唐代两蕃的族群认同与构建

【出 处】:

【作 者】:毕德广

【摘 要】契丹与奚在唐代被称为"两蕃"。"两蕃"不是一个简单的共称,它实质上代表着这两个族群之间的不断融合,并趋向形成一个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过程。贯穿这一过程的是奚与契丹由一体到分化再到合体的曲折演变。北魏建立前后,奚与契丹分别自号为"库莫奚"和"契丹"。隐藏在这一行为背后的是二者对其族群认同的重构,这是二者由一体到分化的开始,也是他们走上民族共同体各自发展道路的开始。虽然奚与契丹在分化后,各有自己的驻牧地,但他们的驻牧地共同组成一个大的整体区域,二者共享和竞争这一整体区域内的所有资源。相同的居地环境还造就了二者大体相同的生业方式、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此外,奚与契丹应该拥有大致相同的语言。从上述这些共有的文化特征来看,奚与契丹在分化后,虽然各自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但二者仍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这种联系日渐增强,以至于到唐代被当时人视为"递为表里"的"两蕃"。然而,最能体现奚与契丹之间密切关系的,还是它们关于共同祖先和族源的记忆与认同。这种认同应该是源自奚与契丹最初实为一体的历史真实,是二者之间所具有的"根基性"的情感联系,它能够促使奚与契丹在现实利益的影响下,适时地调整并达成相同的族群认同,促使二者再次向着合体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两蕃 奚 契丹 族群认同

上一篇:辽代提辖司探讨
下一篇:关于元代罪囚管理中的几个问题——以国图藏《魏书》纸背文献为中心

版权:中央民族大学 © 2000 - 2011 M.U.C  备案:京ICP备10039345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原白石桥路)27号  邮政编码: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