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校概况
  • 期刊简介
  • 期刊导读
  • 校园公告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栏目导航

学校概况
期刊导读
在线投稿
邮箱投稿
邮政投稿

More...综合新闻

  • 张京泽主持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
  • 高举旗帜 坚定信心 把握主线 砥砺前行 ...
  • 中央民族大学校友会召开第二届理事会第七次...
  • 学校加强疫情防控监督检查工作
  • 彭勇教授、黄志辉教授荣获2020年北京市高等...

More...校园公告

  • 投稿须知
  • 中央民族大学新校区公租房供配电工程设计中...
  • 中央民族大学舞剧《情深谊长》音乐服务成交...
  • 中央民族大学2020年公开招聘非事业编制教学...
  • 中央民族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9-2020学年)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20年 > 01 > 信息摘要

石刻中的乙弗昆裔踪迹与北朝社会格局

【出 处】:

【作 者】:刘连香

【摘 要】乙弗氏是北朝民族大融合中较小的部族,却在不同时期分别以武力、权术和姻亲等形式获取生存空间,成为众多中小部族的典型。目前散见北朝碑刻、墓志、石窟寺和佛教造像题记中的相关信息反映了其与拓跋鲜卑的密切关系及与不同民族的融合过程。乙弗氏为东部鲜卑之一支,随拓跋鲜卑南下西迁至盛乐,其中大部分在四世纪末离开拓跋部,建立了乙弗勿敌政权,因势小力弱,不断受到周边西秦、南凉等侵扰,后被吐谷浑兼并。乙弗余部依附于北魏者因欲控制皇权遭诛灭。北魏统一北方后,乙弗氏上层再次归附,并与皇室世代联姻,尊者男三世尚公主,女贵为后、妃。到西魏北周时其他姓氏被赐乙弗,一方面说明其仍具有较大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模糊了乙弗鲜卑的部族界限,最终以乙弗皇后被废自尽而衰落。乙弗部中下层与其他部族及汉人旧族的融合较上层更为深入,姻亲关系复杂,佛教信仰群体构成多元。北朝石刻中发现的乙弗氏内容,为探讨乙弗部族不同等级人群的社会地位、婚姻结构和宗教信仰提供了佐证,而不同时期姓氏的"一弗""乙""乙弗"变化体现了汉化的曲折与反复。通过对乙弗氏的微观解读,对当时中小部族的发展及民族融合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代表了当时社会格局的变化。 

相关热词搜索:乙弗氏; 石刻; 迁徙; 姓氏; 民族融合;

上一篇:清水江流域人工营林纠纷及其解决机制——以明清以来的契约文书为中心的考察
下一篇:“大白事件”之“深描”——从一个地方事件看民国时期边疆民族社会的国家化进程

版权:中央民族大学 © 2000 - 2011 M.U.C  备案:京ICP备10039345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原白石桥路)27号  邮政编码:100081